bet365中国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bet365中国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世宏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连续发表耐磨防护涂层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5-11-11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日,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世宏教授团队在摩擦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Tribology International》(中科院一区Top)上连续发表多篇耐磨防护涂层最新研究成果。我校为论文第一单位,杨阳副教授与张世宏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延续资助,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科研项目等项目的支持。

钛合金与铜合金作为现代工业中备受瞩目的高性能金属材料,因其各自优异的强度、耐腐蚀性及导电导热性,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电子通讯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严苛服役环境下耐磨性不足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张世宏教授团队采用热喷涂技术分别在钛合金和铜合金表面成功制备出高性能耐磨防护涂层,为解决上述材料在极端环境中的磨损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团队针对FeCoCrNi高熵合金涂层的高温磨损问题,采用Cu、Mn、Al、Mo元素掺杂策略,结合实验与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了元素掺杂诱导润滑机制。其中Mo掺杂涂层性能最优,在700℃高温条件下的磨损率低至2×10-15m3N-1m-1。高温下该涂层表面形成的NiMoO₄氧化膜具备低键能特性,在磨损过程中发挥良好润滑作用,同时涂层在高温下仍保持较高硬度,二者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涂层的耐磨性能,较钛合金基体提升了两个数量级。bet365中国 博士生吴旺朋为该论文第一作者。

(涂层的磨损和NiMoO4键能)

(晶体结构示意图)

团队还进行了Cu-Ti2AlC复合涂层载流摩擦学行为研究。通过优化涂层制备过程参数,煤油量为27 L/h时涂层性能最优,在80 A电流条件下磨损率低至9.5×10-6mm3·N-1·m-1。该涂层在载流摩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与铜合金相比显著减轻了粘着磨损,主要得益于其优异的硬度与导电性能之间的平衡。bet365中国 硕士生桂翔为该论文第一作者。

(磨损截面图)

(磨损机制图)

此外,团队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铜合金表面设计制备出Ti-Al-C-Cu与Ti-Al-TiC-Cu两种复合涂层,研究了不同电流条件下涂层的抗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所制备的涂层形成了Ti2AlC相,显著提升表面硬度,并分别具备83.96% IACS与82.16% IACS的高导电率。其中,Ti-Al-TiC-Cu涂层在40 A电流条件下磨痕表面形成平整润滑层,有效降低了摩擦系数,展现出优异的抗载流摩擦磨损性能。bet365中国 硕士生孙蕾为该论文第一作者。

(磨损机制图)

相关论文链接:

论文1://doi.org/10.1016/j.triboint.2025.111195

论文2://doi.org/10.1016/j.triboint.2025.111377

论文3://doi.org/10.1016/j.triboint.2025.111245

                                                     (撰稿:杨阳  审核:张林 郑军 李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