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中国

论坛讲座

当前位置: bet365中国 > 论坛讲座 > 正文

2025新能源材料青年学者研讨会暨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二)

发布日期:2025-11-07 作者: 来源: 点击:

青年学者论坛 11月08日上午

时间 2025年11月08日上午8:30—11:30

会议地点 材料楼南516/175-234-988 (PW: 1357)

邀请报告(主持人:李永涛)

时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单位

8:308:50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攻关

周宏建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8:50—9:10

高性能软体驱动器及人工肌肉

穆九柯

天津大学

9:10—9:30

Single-Atom Catalysts: Unveiling Synthesis Strategies and Catalytic Potential

周亚洲

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

9:309:50

Modulating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and active-site density of single-atom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reactions

晋红强

新加坡国立大学

9:50—10:10

功能有机框架材料在水系储能电池中的研究

徐杰

安徽工业大学

口头报告(主持人:刘国强)

时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单位

10:10—10:25

催化剂缺陷可控构筑及其小分子催化转化应用研究

李星运

青岛大学

10:2510:40

电催化解水材料缺陷工程

吴 警

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

10:40—10:55

生物质碳基电催化剂及其电催化合成研究

澳门科技大学

10:5511:10

用于人体热管理的柔性热电材料与器件

吴 波

香港城市大学

11:1011:20

缺陷设计提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蔡振飞

安徽工业大学

11:2011:30

硅灰基超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抗渗耐蚀机制研究

崔琳晶

安徽工业大学

报告人简介

周宏建 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bet365中国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4年2月于韩国釜山国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静冈大学和韩国釜山国立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5年以海外人才引进到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入选了安徽省高层次人才计划,安徽省特聘专家称号。主要从事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电化学分离技术及其应用拓展工作。已在Adv. Funct. Mater., Chem. Eng. J., Water Research, J. Hazard. Mater., Desalination, Sep. Purif. Technol.等国际期刊已发表英文SCI文章90余篇,参与英文专著编写2项,《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杂志。荣获2022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主持承担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企业横向项目等10余项。

穆九柯 天津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围绕驱动新机制探索与活性基材开发、执行器多功能化与构效增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并开展了功能性软体执行器在软体机器人以及智能织物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探索。在该领域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ence,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PNAS等重要学术期刊论文十余篇;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公开PCT国际专利2项、申请美国专利2项。

周亚洲 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

研究聚焦于多相催化,特别是单原子催化剂,重点关注其合理设计、精确合成及结构-性能关系,以推动其在电催化、光催化及二氧化碳转化等领域的应用。包括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it., Adv. Mater., 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论文总引用量超过3500次,H指数为33。主持和参与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包括欧盟Horizon计划、德国科研基金会(DFG)项目以及Refresh计划。

晋红强 新加坡国立大学 研究员

2018年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23年于中国科bet365中国 化学研究所(导师宋卫国研究员)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单原子催化剂在能源转化和有机反应方面的相关研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cc. Mater. Res., 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9篇。

徐杰 安徽工业大学 资格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高安全、高稳定、极端环境下适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器件的开发,主要包括锂-硫电池、水系锌基储能电池、基于有机活性物质的新型二次电池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5篇,主要包括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CS Energy Lett.,论文总被引用5200余次,H-index: 37。当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

李星运 青岛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现为青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优青,山东省青创团队:能源催化材料团队负责人。日本国立材料研究院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能源及环境催化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等期刊发表SCI 论文五十余篇,高被引论文十余篇,获得授权专利七项。

吴警 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 研究员(Scientist

现任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研究员,期间曾访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导师为中科院院士张跃教授。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新型高效电催化体系的研究与设计,用于水分解、氮还原以及低碳化学转化等领域。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it., Adv. Mater., Chem. Rev.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2900次,H指数为21(Google Scholar)。

张圣波 澳门科技大学博士后

202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中国科bet365中国 院长优秀奖”荣誉称号。主要致力于小分子(如N2, O2, CO2)催化转化以及电催化有机合成。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Sustainability、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C类)”、“中国科bet365中国 特别研究助理项目”、“中国博士后第16批(站中)特别资助项目”以及“中国科bet365中国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项目”。

吴波 香港城市大学 博士后

2023年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导师为王宏志教授。研究方向为多功能智能材料及其在柔性电子中应用,并探索具身智能中的多模多源触觉感知集成。目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蔡振飞 徽工业大学 在读博士研究生

2024年10月-2025年9月于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锂/钠离子电池高比能先进电极材料的开发和设计。主持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文章二十余篇。

崔琳晶 安徽工业大学 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高耐久防水水泥基材料的开发与性能提升机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等土木工程与材料科学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